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今年年初,《贵州省市场监管系统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印发,提出从7个方面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省委批复的省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议题计划,8月2日,“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在贵阳召开。政协委员们立足职责使命,聚焦“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本报摘登部分委员发言,共飨读者。
李雄耀委员代表民盟省委发言:
准确执行限制性政策打造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政府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执行限制性政策。建议:一要完善政策执行机制。统筹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加强政策设计目标、实施路径等全方位、反复解读,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对缺少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的政策,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出台详细解释和标准、明确牵头管理部门等方式推动其落地执行。统筹处理好新旧政策权利义务格局关系,促使各方行为符合政策设计预期。二要加强政策监督。明确权责清单,强化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决策共商、效果共评。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追踪和效果评估,有的放矢帮助企业创造条件对接政策,出台有效措施保障政策出台后顺利落地落实。三要实施分类监管。监管执法部门通过科学把握执法尺度,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按照“宽严相济、少罚多教、改进为主、过罚相当”的处罚原则,对非主观原因或轻微违规视情节减轻或免予处罚;未造成实质性破坏的,积极推行“轻微不罚”“首单免罚”政策。建立辖区内企业动态管理清单,实行差异化监管。
邱刚委员代表民建省委发言:
完善机制 强化服务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调研发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建议:一要切实解决融资难题。拓宽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适用范围,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改革力度,提高银行信贷额度。发展多元化融资方式,完善针对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的差异化融资政策。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做好已出台风险代偿补偿政策的贯彻落实。二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政府协议、合同的全流程审查监督机制。深化土地、气、电、水等要素市场监管和调控,优化价格机制降低企业运输物流成本。三要完善法治保障。定期公布典型涉民企案件办理情况,以案释法明确司法价值导向。强化司法善意保护,制定出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实施意见,对“柔性执法”情况常态监督进行目标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合行政执法检查机制。四要强化政策落实。通过宣贯、培训等深入解读相关政策要义及操作细则,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政策供给更精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评估的机制和路径,向民营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杨岗营委员代表民进省委发言: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形成乐于为企业服务的良好氛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贵人服务”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擦亮,“企业之家”增值服务进一步走实,“亲而有度、清而善为、亲清统一、双向奔赴”的政商文化逐渐形成。为进一步构建完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健康互动,建议:一要打造透明政府,清晰界定政商交往边界。厘清市场与政府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打造透明政府,明晰政府决策过程,让企业在透明规则和透明平台上获取政府必要支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二要丰富“贵人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可感知度。提高政务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简化行政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提升“一窗通办”“网上办理”等服务水平,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和效率,实现政务事项高效办理。提升执法温度,提升来黔客商对我省营商环境的美誉度。三要加强政企协商,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组织企业座谈会、营商环境恳谈会、政企沟通会议等。充分发挥政协“园区协商”的政企沟通平台作用,让企业能够直接向政府反馈问题、提出建议。开展营商环境调查,了解企业需求,评估政策效果,持续改进服务。四要保护权益,健全企业投诉举报和权益保护机制。及时公布、解读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协调性。建立健全企业投诉举报和权益保护机制。五要强化考核,形成政商共治氛围。在干部考核中加入政商交往合规性指标,引导正确处理政商关系。正面宣传亲清政商关系典型,表彰在服务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徐晨寅委员代表致公党省委发言: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完善的政企沟通机制能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强政企沟通,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议:一要正负双向反馈联动,打通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建立信息服务保障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信息服务。引导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汇总涉企政策,细化政策解读,形成详尽申报指南,让企业可通过关键字或选择具体条款了解使用政策。二要容错与问责并用,创新政府涉企工作机制。对企业要更多采用正向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保障制度,根据激励机制和反馈动态,调整目标设置和资源配置,激发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闭环机制链条,实现受理、交办处理、部门办理、跟踪回访和归档等环节协同。三要优化公平竞争机制,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建立特许经营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推出市场干预行为负面清单。四要人才与资源适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高效灵活的人才支持服务,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培养技术型人才,促进市场创新。注重挖掘最适配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了解企业实际税赋负担情况,更好帮助企业融资和减负。
何晓东委员代表安顺市政协发言: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生产经营成本偏高、融资难、商事纠纷解决不够高效等困难。建议:一要提升用电支撑能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灵活制定分时电价政策,进一步合理优化峰谷时段及波动率。对大数据、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根据企业用电量或纳税贡献度适当进行用电补贴,加速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引导新能源就地消纳并进入市场交易,合理降低交易电价。二要提升物流通达能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国家或省级重大物流建设项目在市州合理布局,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建立全省统一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信息共享、车货匹配等服务,帮助企业间通过加强合作降低物流成本。三要提升担保补偿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立第三方专业征信服务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查询、信用评级等合规产品,为企业融资提质增效。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四要提升立案调解能力,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成立商事仲裁委员会,鼓励企业优先通过商事仲裁委员会协调解决纠纷。统筹制定线上立案平台规范响应机制,明确线上立案办理和回复期限,完善线上立案程序设定,确保立案申请得到快速处理。
周舟委员代表黔西南州政协发言:
改善能矿产业发展环境 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我们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省委、省政府以“富矿精开”作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关键抓手,召开全省“富矿精开”推进大会进行周密部署。能矿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要更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最重要的是要优化能矿产业发展环境。建议:一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修订。加快推进《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的修订出台,从政策层面解决能矿资源开发中涉及土地手续、环评手续等的诸多问题。同时在促进煤矿企业发展上保持煤矿技改政策的稳定性。二要强化联动服务为企业松绑减负。建立完善能矿领域服务会商机制和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减少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减少涉法涉诉问题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切实防止涉法涉诉“一刀切”问题发生。三要加大要素支撑保障力度。开展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黄金尾矿等填沟造地试点。金融部门从加快推进全省“富矿精开”大局出发,出台金融政策,支持能矿企业发展。四要支持地方电网高质量发展。按照有电厂就有煤矿支撑的发展思路,对煤电网产一体化项目加大配煤政策支持力度。
张晖委员的发言:
促进货运物流节本增效 疏通实体经济发展筋络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释放社会经济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贵州建成“高速平原”,为降低物流成本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建议抓住车、园、企三个着力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一要减轻货车司机负担。研究降低高速公路货车通行基准费用,落实好差异化收费政策,提高通行效率。优化城市配送管理,对涉及民生领域的配送车辆,尽量给予通行便利。二要保障物流用地需求。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保障。支持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土地规划建设专业型、集散型公路货物运输集散中心,支持依法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物流产业,鼓励各地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土地指标重点用于物流项目。适应物流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变革,强化扶持、监管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三要鼓励物流数智化改造。顺应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加速转变的趋势,鼓励以网络货运平台为代表的物流数字经济发挥积极示范效应,展示物流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上的潜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物流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推广数字先进技术和普惠服务,依托数字平台解决好中小企业“找车难、用车贵”问题,提升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