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懂字的人聊起……
——印江书法文化探寻
□严 波
书法之乡,多文人雅士。
到印江自治县老年大学工作后,感慨更甚。
我作为一个在“书法之乡”土生土长,却完全不会书法的人,内心还是有些羞愧。为了不被人说“连基本的书法欣赏水平都没有”,我在闲时就喜欢和懂字的人聊天,以便以后能在人前猪鼻插大葱——装象,能多少说出个站得住脚的“道道”来。
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偷师”。
我身边懂字的人大多是老年大学书法班的老师和学员,比如,汪定强、李太君、黄文学、陆友智……能和这些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老前辈聊天很有趣,也很有幸。
汪定强是书法班的老师。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协理事、铜仁市书协副主席、印江县书协主席。他获奖无数,在印江书法界影响巨大。于是,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汪书法”。
初识“汪书法”,是在2017年印江县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我负责县庆祝子活动——美食节的筹备、组织等工作。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忙,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忙着各种接待。尽管如此,为邛江古镇间林立的商铺书写美食对联的任务还是被他如期完成了,这为美食节增添了浓浓的书乡文化氛围。我后来又不怎么见到他了,只是在一些新闻报道上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来县老年大学后,惊喜地发现他居然是县老年大学的书法教师,我便在与他的反复接触中,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汪定强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就身处书香的浸润之中。学生时代,因屡屡参赛获奖,成了当地有名的小书法家。
成年后,由于对书法的强烈热爱与执着追求,1993年,汪定强毅然辞去工作5年之久的法律工作,成为职业书法人。汪定强是个对自己不满足的人,为了提升自己,他于2000年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专门学习。其间,得到了沈鹏、刘炳森、林岫等名家的手把手指导。这种学习,极大地开拓了汪定强的书法视野,更让其书法技法和创作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时至今日,汪定强的书法作品获奖入展中国书协展览30余次,获奖入展全国各地省展100余次,让他成为贵州书坛出名的书法获奖专业户。
熟悉了一些懂字的人和他们的事,我对书法文化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我开始更大范围、更深入地去了解印江书法的由来。县老年大学每每组织学员去县博物馆、云上居国学馆等地方游学赏析县内各时期书法大家的作品,我都尤为认真,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如严寅亮的楷书庄重、高雅;王道行的行书“董赵”结合,字形秀美;潘登云的隶、篆古朴大气,金石味浓;周以湘的行书古雅,饱含浓浓的书卷之气……也知道了古时在两广一带,流传着没有“周字”(周以湘书法作品)的人家算不上书香门第等说法。从和懂字的这些人聊天,到查阅学习印江书法文化的相关资料,我的印江书法文化探寻之路渐渐开启。
在文化之地探究文化,免不了得先了解文化的历史。
唐开元年间,贵州东北部武陵腹地建立了思邛县,武德元年(618)置思王县,明弘治八年(1495)改设印江县。
唐代,佛教文化传入印江,文化的丰富和传播为书法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明弘治七年(1494),印江“改土归流”,相对较早的多民族融合形成印江特有的民族形态,使之具备了较强的开放性和文化包容性。而多民族融合形态在较早时间就直接引入汉文化,成为印江文化相对发达、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原因。同时,明代的教育普及和科举制度大兴也推动了印江的文风盛行,促进了书法文化的发展。
周冕,是明代印江书法的代表人物。《思南府志》记载:“周冕在县门生最多,并多成名,书艺精湛……”公元1432年,黔地首次开科,周冕则以黔首个举人任职湖北黄州府,同样以书法精绝而在当地闻名。
印江书法不仅有人物的引领。明洪武年间,蔡伦古法造纸术技艺也流传到印江并被广泛使用,更是为印江文风包括书艺的兴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清乾隆年间,印江知县李绿园在《绿园诗钞》中写道:“梦中偶到印江地,呼我书乡唤我民。”又清同治年间知县邓玲筠的《即印观风示》载:“印人男耕女织,勤而朴。惜字善书者甚众,不负书乡之名也。”均谓之印江以“书乡”。
清代,印江出现了王道行、周以湘、潘登云、严寅亮四大家。其中以进宫书写“凤楼金阙”匾额受慈禧赏赐的周以湘和题写“颐和园”匾额受慈禧赏赐玉印“宸赏”一枚的严寅亮最为有名。此外,魏祖镛、任梅村、李伯蛟、唐钟英、鄢诗竹,以及吴步云、魏锡荣、张伯谦、张继香、涂承弼、白遂之等,也都在书坛名噪一时。清代印江书法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印江“书法之乡”的基础。
民国时期,印江相继出现魏幼安、徐儒质、王孔滋、魏经略、白遂之、戴传忠等书法名家。
当代,活跃在印江书坛的有著名书家王峙苍、魏宇平、杨昌刚、李敦礼、汪定强、覃义元等。而他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有豪迈、有古雅、有空灵;有的如钩似月、有的龙飞凤舞……印江书法文化展示着自古以来的传统特点,还蕴含着其多姿多彩的魅力。
2011年1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授予印江“中国书法之乡”国字号牌子,成为贵州的唯一,这也为邛江大地正式烙上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官方名片。
今天的印江,新修建的书法文化主题广场和书法文化艺术展览馆翰墨飘香,场内古今中外书法名家的字迹熠熠生辉,浓浓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不仅如此,书法步道、文昌公园、紫薇园、民族陈列馆、严氏宗祠、严寅亮故居、梵净山护国寺碑林等书法游览景点和合水镇新旺村、杉树镇对马村等书法文化村落以及校园、培训机构中的书法课堂,无不透着“书法之乡”浓浓的氛围和魅力。
如今,书法已经深深融入印江人的血脉,代代相传,妇孺皆学。在各种艺术形式百家争鸣、精彩纷呈的今天,邛江大地依然散发着独有的书香气息。正如中国书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洪武所说:“跟其他地区相比,印江书法群众基础扎实、普及率高、氛围浓,我为印江人点赞,为印江书法点赞。”
印江书法文化广场
清代严寅亮书法作品
汪定强书法作品
文化广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