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43期 本期360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以全域发展思维,开启全域旅游新征程


□罗阳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景点观光,而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体验和情感交融。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发展理念,正以其锐不可当的气势和极具开创性的魅力,颠覆着我们对传统旅游的固有认知。当我们以全域发展的思维来鸟瞰全域旅游时,一幅既波澜壮阔又精雕细琢、既丰富多元又和谐共生的画卷缓缓展现。


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全域旅游,从字面上理解,是在特定区域内,将旅游业置于优势地位,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面且系统的优化升级,达成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的融合共进、社会的共建共享,以旅游业为引擎,驱动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的重点并非仅仅聚焦于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更在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渗透与交融,以及旅游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处、相辅相成。它突破了传统旅游的狭隘界限,将旅游的范畴从孤立的景区拓展至整个区域,使游客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沉浸于浓厚的旅游氛围和独特的区域魅力之中。

全域旅游将整个区域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城市不再只是商务活动和居住的单一功能空间,更是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老街区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现代化建筑展现的创新风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所散发的活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强大磁力;乡村也不再是被时代遗忘的边缘角落,而是洋溢着田园诗意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宝藏之地。

在城市中,公园不再仅仅是休闲散步的场所,还能成为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的旅游新空间;博物馆不再只是静态的文物陈列馆,而是通过互动体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的旅行驿站;购物中心也不再只是购物消费的地方,而是融合美食街、特色表演的综合性旅游体验区。一些城市巧妙地将废弃工厂改造为创意产业园,不仅吸引游客前来探索,还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村则凭借发展乡村旅游,邀请游客亲身参与农事劳作、品尝地道农家美食、深度体验乡村生活的本真。浙江莫干山就是一个成功范例,通过精心打造民宿产业,将一个原本平凡的乡村转变为国内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

同时,全域旅游高度重视区域之间的协同共进。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特色,进行精准差异化的旅游发展定位。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旅游,打造海滨度假、海上运动等特色项目;山区则依托壮丽的山川景色,开发山地旅游,推出登山徒步、森林康养等产品,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需要全域优化


基础设施是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坚实支柱。在全域发展思维引领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更要充分考量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交通网络的完善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除了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大动脉,更要强化城市与乡村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连通,大幅提升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例如,部分地区开创性地开通旅游直通车,将城市与周边景区紧密串联,为游客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此外,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面升级也迫在眉睫。在景区周边,要规划建设充足的停车场、功能齐全的游客服务中心、种类丰富的餐饮住宿设施。在城市和乡村,要构建清晰明了的旅游标识系统、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整洁卫生的公共厕所等。同时,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实时、精准的旅游信息和便捷服务。

产业融合是全域旅游的核心特质之一。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充满活力的新业态。游客能够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新鲜水果,亲身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选购绿色农产品。

旅游与工业的巧妙融合,使工业旅游成为备受瞩目的新热点。游客有机会走进工厂,亲眼目睹产品的生产流程,领略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更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历史古迹、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皆成为无比珍贵的旅游资源。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故宫等文化瑰宝,吸引了全球大量游客前来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此之外,旅游能与体育、教育、健康等产业深度交融,创新出体育赛事、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产品,可以更好更精准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优质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基石。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置于首要位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严格保护,科学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坚决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同时,通过发展旅游,增强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平衡与双赢。


全域旅游的营销创新与管理


全域旅游的营销推广需要创新思维和整合策略,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紧密合作,弃单纯依赖传统旅游宣传渠道的做法,充分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等前沿手段,开展联合推广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通过精心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举办各类独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主题推广活动,全面提升整体形象。例如,经过数年运营,“多彩贵州”“中国凉都”等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区域旅游的亮丽名片。

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精彩视频等内容,激发网友的浓厚兴趣和广泛传播。同时,与在线旅游平台深度合作,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全域旅游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效协同的管理体制和卓越优质的服务水平。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当地居民等多元主体应携手并肩,形成强大合力。

文旅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高瞻远瞩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游客的问题和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显著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旅游企业要利用平台优势,突出主责主业,勇于创新,积极开发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贴心周到、品质一流的服务。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方交流与合作。当地居民要不断增强参与意识,提升文明素质,为游客营造热情友善、宾至如归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全域旅游助力实现社会共建共享


全域旅游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共建共享。通过旅游发展,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让当地居民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有效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百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和社会融合发展。例如,一些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小康致富的华丽转身,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幸福感大幅提升。游客在乡村旅游中,亲身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增进了对农村的了解和喜爱。

以全域发展的思维来推动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携手共同开启全域旅游的新征程,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更加难忘的旅游体验和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和旅游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全域旅游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全域旅游将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创新引领和国际合作,通过持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精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强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创新升级;加强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全域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贵州省黔西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4972-4-1.jpg

黔西市化屋村旁的露营基地


4972-4-2.jpg

兴义万峰林中不断涌现高质量民宿。


4972-4-3.jpg

遵义乌江寨景区中的独竹漂表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