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6期 本期370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1

争做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陈祖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可见,“廉洁”不仅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而且是当前先进文化建设锚定的主攻方向。党员干部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自身清正廉洁品格的涵养正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自身做到了清正廉洁,才能更有效地引领广大群众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向深入。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除了依靠组织的教育、制度的约束等外在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依靠自觉改进和自我完善。

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信念不坚,根本不牢,难以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是党员干部用以武装头脑、砥砺品行的法宝。党员干部要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与实践要求,做到以学铸魂,以学正风。二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瑰宝,它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党员干部要善于吸收精神谱系所蕴含的思想养分,不断夯实信念之基。三是要向榜样人物学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乏信念坚定的榜样人物,如苏武、文天祥、周恩来等等,党员干部要把他们视作一面面明镜,借以映照出自己的差距,从而不断推动自我革新。

严于遵规守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从党员干部角度而言,也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严于遵规守纪,一是要自觉遵守党章。“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员干部要系统学习党章,全面熟悉党章基本内容,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特别是对于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和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以备时常对标检视,勤加改进。二是要自觉接受党纪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好自己的队伍,“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的六大纪律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划下了醒目的红线。三是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此外,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成文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党员干部也应自觉遵循。

涵养道德操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涵养道德操守,一是要弘扬传统美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和实践智慧,修身齐家、见利思义、克己奉公等美德与清正廉洁理念高度契合。二是要积极践行政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锤炼坚强的党性,政治定力和道德定力过硬。守公德,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理念。严私德,就是要遵守公序良俗,行不逾矩,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三是要向道德模范看齐。每一个道德模范,都是一本撰写有提升品性心法的良书,党员干部要能时常打开阅读,以涵养自己崇德向善的情操,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自觉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自觉接受监督,一是要主动接受监督。有不愿接受监督或抵制监督等表现者,或是自身不够干净,或是未能对监督的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而真正力图做到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事实上绝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二是要虚心接受批评。各种形式的监督,或多或少会给党员干部提出中肯的批评意见,对此党员干部要虚心接受,即使一些批评未必恰当,党员干部也应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去接纳。三是要及时改过自新。党员干部绝不能把批评视作走过场,而是要非常慎重地对待批评,把它视作医好自身疾患的一剂良药,要乐于及时服用,以期药到病除。


(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本文为贵州师范学院“基层治理与平安贵州建设研究”省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