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加油文化
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07-05 09:38:42  文章字号:   
我见张之洞的半山亭

 钟法权

人的一生总会发生几件意想不到的奇缘。2023年的金秋,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来到贵州偏远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也没有想到会在安龙县奇遇张之洞在安龙最喜爱的半山亭,更没有想到会在半山亭奇遇张之洞年少时写下的《半山亭记》。

我之所以对张之洞崇敬有加,缘于30年前我在武汉工作的一段经历。武汉是张之洞“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思想形成的实践之地。他在担任湖广总督的任上,在武汉大兴学堂、兴建工厂,使武汉这座古城在晚清时期一举成为全国文化名城和工业重镇。受崇敬的驱使,我在武汉工作期间,有意无意地走访了张之洞在武昌兴办的经心书院和学堂,以及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四局等旧址,这些虽然已经成为过去,可昔日学堂的朗朗读书声与大学校园里铿锵有力的辩论声,仿佛穿越历史时空,在武汉龟蛇两山的上空回响;昔日隆隆的机器声和嗡嗡的纺织声,在黄鹤楼与奔流不息的长江见证下,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张之洞实业兴国的理想与黄鹤共舞的灿烂光影。

看着一处处历史遗迹,仰望张之洞的雕像,遥看沉沉一线奔流不息从武汉三镇穿越的长江,听着安龙半山湖的轻柔细语的水波声,一个神童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明亮清晰起来。

张之洞原籍河北南皮,1837年出生于贵州贵阳六洞桥,为“之”字辈,故取名为张之洞。4岁时随父亲到安龙,11岁在安龙(当时的兴义府)写下《半山亭记》而声名远扬。任湖广总督期间,大兴学堂、大兴实业而声名显赫,在清朝晚期,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也称晚清重臣,为最杰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贵州安龙县张之洞展览馆——天香阁

是什么历史机缘让张之洞成为晚清的重臣、国家的栋梁?是什么机缘让张之洞11岁便写下《半山亭记》名篇?于我来说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来到安龙,看了安龙的奇山异水,半山亭的独特风光,我才蓦然发现,唯有安龙这样的独一无二的水土,才能培养出张之洞这样的旷世奇才,唯有半山亭的绚丽风雅气象,才能孕育出张之洞这样的少年天才。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夫。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半山亭上的《半山亭记》石碑并没有因为时间久远而被人们忘记,相反它如一道永恒的风景始终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回眸历史,在通向历史的隧道中,在半山亭的实地访寻中,沿着湖水相拥的招堤,踏着古老的石阶,我欣然寻找到了张之洞年少时在安龙成长的轨迹,在那一方奇妙的山水之间,像掘金人找到金矿的脉络一样,发现培育成就张之洞创新实干的独特人生精神的非凡沃土。张之洞是在4岁左右的时候,随担任兴义知府的父亲张锳来到安龙的。从此,安龙这方灵光之水,滋润了张之洞求知若渴的幼小心灵,培育了张之洞兼收并蓄的独特品质。

安龙最早叫安隆,明朝最后一个末代皇帝南明永历帝一路逃到安隆后,被安隆四周的崇山峻岭的有利地形、安隆城内的独特的地理和人杰地灵的风光所吸引,偏安一隅在安隆临时建都四年。为求皇位安稳,特赐安隆为安龙。寓意鲜明,是为龙安、龙兴之地。

武昌城内三大书院示意图

安龙培育了张之洞这个少年天才,张之洞为安龙写下了《半山亭记》名篇,让天下读书人广为知之。在中国,从古至今,有不少文学天才,王勃就是其中一个,他22岁时写下了名篇《滕王阁序》,因一序而一举成名。张之洞同样表现不凡,11岁时写下了《半山亭记》。《半山亭记》虽然不像《滕王阁序》那样广为人们推崇传诵,但也是中国人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文学名篇。一百多年来,《半山亭记》成为作者不凡的文学情怀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的见证。从创作时的年龄上讲,《半山亭记》的作者张之洞要比《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小10岁之多,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已经步入青年时代,而张之洞作《半山亭记》时却是王勃一半年龄。

半山亭位于安龙之东的金星山脚下,在湖波荡漾荷花盛开的招堤边上。与半山亭相比,王勃是站在新落成的滕王阁楼上俯瞰滔滔奔流的赣江一气呵成写就《滕王阁序》,张之洞则是背靠金星山立于半山亭上,面一湖荷花作《半山亭记》。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山水,孕育出不同又相近的旷世奇文。

沿着张之洞青少年时期走过无数遍的招堤,看远山如黛、群山巍峨,金星山如长龙蜿蜒而来,以蛟龙入海之势直抵招堤十里荷塘,那蛟龙入湖饮水的姿态,正是在湖边高高隆起的半山亭。安龙绝妙雅致的山水风光因半山亭与招堤的神奇结合而交相辉映、而相得益彰。

其实,半山亭并不高,也就二三层楼高的样子,可是当你立于开阔浩渺的招堤西岸,隔湖相望,你就会发现半山亭非凡的气势源于它身后的雄壮巍峨的金星山;金星山并不独特,没有奇景异石,可是当你立于船头相望,你就会发现它的神韵并不全部依赖于自身的雅致,而是得益于半山亭前四季变化的招堤风光;金星山虽说一山独起,可它的体量并不宏伟,可当你沿招堤向它靠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就是一个天与地、山与水的杰作,吸引人的正是来自于那高高耸立的半山亭;半山亭的山门也不宏大,半山亭上的道路既不宽阔也不规整,可是在曲径通幽的尽头处却立着《半山亭记》石碑,因为有了这块碑文,半山亭从此有了灵魂和思想的光芒。

漫步于招堤之上,听水鸟鸣叫,听湖水拍岸,听一湖荷花盛开的声音,让人仿佛听到了张之洞当年对着宾客浅声低吟《半山亭记》高远稚嫩的少年声音:“万山辐凑,一水环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作者由远而近,先写远处的山,后写周边的城,然后是身边的湖,以及周边的景色,春天的烟柳,秋天的一碧清水,还有那倒映在湖水中的红桥。美妙的开笔,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安龙独有的山水画卷。

如此神来之笔,难道张之洞确有神童之功?《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列传二百二十四》记载:张之洞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初读三字经启蒙,诵读三四遍即可入心。张之洞8岁时便读完四书五经,10岁便开始习作诗文。兴义府官学的一位老师听说张之洞博闻强记,一次有意试试张之洞的诗文,便先出古诗一首,命张之洞和之。以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张之洞挥笔诵道:“幽燕杰士遍春秋,代有奇才如水流。长在兴义思故里,十龄未曾到沧州。”其父张锳得知后甚是高兴,当即奖古砚1方,以资鼓励。以此可见,童年的张之洞就天资非凡,11岁作《半山亭记》,可见文学功底厚实,具有宏大的文学气象。

接下来《半山亭记》又是一番场景的描写,他写了什么呢?文中有山、有魁阁、有禅房、有石壁和茅亭。这就是一幅最写真的半山亭模样。作者在半山亭十分骄傲地告诉读者,建亭者为我家大人张锳也。作者引出了父亲大人,毫不谦虚地对父亲张锳的功绩进行了一番赞美和介绍。父亲张锳身为兴义知府,修废湖,筑堤坝,建半山亭,文风雅俗,与民同乐。作者在讴歌父亲功德的同时,也为自己日后做人为官立下了一个标杆。

迎着醉人的秋风,看十里荷塘因招堤一隔为二,就像一个人的鼻子两边是宽阔的面颊一般,碧波荡漾的半山湖水映衬着青黄相间的荷叶,这是安龙深秋的一湖秋色。《半山亭记》中的景色因季节而变换:春赏荷花露尖角,夏赏荷花红一片,秋采莲蓬荷叶稀,冬看荷叶半塘枯。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为龙安人提供了春夏秋冬总相宜的生动景观。

沿招堤来到半山亭前,沿石阶朝东进入半山亭门,右转向西,上到半山亭山顶,扶石栏西望,半山湖风光尽收眼底,波光潋滟的湖面,临湖展翅的白鹭,如盖如伞的荷叶,让人无不心旌摇曳。我在心里想,如果半山亭不是临湖而建,无论半山亭有多高,山势有多么雄伟,它也只是深山中一座不为世人所知的孤山,张之洞也写不出《半山亭记》这样的名文。没有招堤,哪里会有《半山亭记》的无限风光。正可谓应验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半山亭记》中,作者精致地写尽了半山湖一年四季的风光。深夏临秋的时节,在风清雨过的晚上,一片粉红的荷花,一汪澄碧的池水,一缕缕烈红的晚霞,有热情的粉红、清悠的澄碧和冷凉的洁白,一年四季的春绿、夏红、秋白,可谓精彩无比。尤其是美景中的人, “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让人读后无不怦然心动。

几经转绕,终于来到了《半山亭记》的碑文前,满怀对文学名篇的膜拜,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此之前多次读过《半山亭记》的纸版、电子版,远不如近在眼前的石碑上的《半山亭记》的原文原样原风格具有的历史沧桑感。脑子里不免浮想联翩,遥想当年张之洞《半山亭记》成文后被书写镌刻在石碑上永世留名的场景,张之洞那颗少年之心一定是壮志勃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因为在那个时代,一篇名文被独一无二地镌刻在一座名山上、碑亭下,永远成为一方名山的铭文,那才是千古留芳之事,如此思量,远比当今出一本书的意义巨大、影响深远。

曾经站在黄鹤楼上看长江,我就无数次遐想,无论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是崔颢的《黄鹤楼》,如果他们眼中只有龟蛇两山锁大江,只有黄鹤楼而无展翅飞翔的黄鹤,只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而无滚滚长江天际流,他们哪怕是诗仙,也无法吟出千古绝唱,正因为他们把奔腾不息滔滔向前的长江作为寄情抒怀的生命之河,李白、崔颢等一个个大诗人,才有了天下一绝的诗句。同样,正因为有了半山亭和招堤,张之洞才写出了《半山亭记》。长江的磅礴之势,赋予了张之洞浩荡之气,才有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创新思想。因此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武汉也就比一般城市率先拥有了书院学堂和一座座工厂,工业文明的浩荡之气,为如今的大武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湖书院的规模是武汉三镇其他的书院无法比拟的。这是当年书院的正门

在安龙的有限时间里,我像着迷了一般向往着半山亭。在一个玫瑰色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穿过几条老街来到了半山湖边。一轮圆月迫不及待地早早挂在金山顶上,燃烧的晚霞像热恋的情侣,热情似火地不肯离开柔情似海的半山湖。秋风之中,一池荷叶虽已露出枯败的景象,但是在残阳中却依然显示出往昔的峥嵘美好。沿着招堤,迎着缕缕的落霞,进入半山亭,我深情地吟诵神往已久的《半山亭记》。在诗化一般景象中,我仿佛有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穿越,进入了人文兴义历史长廊的画卷之中,陶醉于那流光溢彩、神采飞扬的《半山亭记》成文立碑的大喜日子。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我如痴如醉地写下了《我见半山亭》。文学的翅膀让我在那故事之美、自然之美、思想之美、人文之美的亭记中徜徉飞翔,为人杰地灵的安龙拥有《半山亭记》而深情对扬。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7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