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年 >> 第八期
贵阳三中往事
发稿人: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2-11-21 10:33:11  文章字号:   

 

王六一

光绪元年即1875年,两广旅筑客商在阳明街六洞桥旁建两广会馆。因会馆毗邻六洞桥,又名“六桥池馆”。此馆院落宽敞,曲栏通幽,奇石耀眼,异树夺目,是贵阳所有会馆之冠,只有江南会馆的别墅九华宫,才能勉强与之比肩。1919年,日本千叶医大现为千叶大学医学院医生邓光济1904年贵州首批官费生,应刘显世督军之邀,濑妇佐回黔,在阳明路创办陆军医院。医院地址选在阳明路两广会馆,保留原地门厅、楼堂,未拆一间旧房。民国时期,该医院迁至大马槽博爱路以其为基础,创立贵州省立医院。抗日战争期间,国立贵阳医学院租用会馆的主要部分,会馆内门亭、楼馆、旧屋亦未拆除,其原因为租用址,故未动原貌。据说张学良先生和赵四小姐囚居贵阳时,都在该医院请张舒龄博士医过眼疾和牙病。

 

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广同乡会在此办私立两广中学,此时仍可见原宅楼门联、牌匾、楹联木排等。李宗仁、孙科、白崇禧、薛岳都是该校名誉校长。两广中学牌子很大。

 

由陈本昌作词,麦放黄国雄作曲的两广中学的校歌词为:独秀峰高,珠江水长,岭南文化,遇选万方,雄赳赳,气昂昂,两广学生精神,清清白白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一心一意地读书学以致用不息自强。当时广东人是想将中学办成一流的学校,还想办大学,办学目的是为两广人培养后代,两广人的子女学费减半,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1952年两广中学被政府接管,改名为“贵阳三中”。两广中学曾鸾昌校长离去,贵阳三中的校长许德琛北京大学毕业生、简锦堂等当然对新政听命行事。杨念放兄长我好几岁,他还能听筒校长、贺鉴波、叶瑞兆等老先生,他夫人邓恩康的父亲摆一下三中的龙门阵,而我等只能靠杨兄的叙述,遥想三中的前世今生。

 

杨念放兄收集到的当年三中残留在前院二门联、二进堂门的对联读起来真使人神采飞扬,浮想联翩:

 

东海无边袖向黔中添片石

一峰独秀首从天下数名山

 

乡思遥迢归岭海

文章结构入楼台

 

他还提到,在三中总务处对面曾有一亭,楹联为:

 

浪静波恬近水有情皆绕廓

云蒸霞蔚远山如画独当门

 

贵阳三中与两广会馆、陆军医院、贵阳医学院、两广中学的历史渊源,许多往事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可重提这一段已难寻觅的历史,追寻它的文化根脉,对我等在三中成长起来的教职员工子弟,不失为一有意义的事情。

 

1954年考入贵阳三中朱维勇学长回忆,贵阳三中的师水平很高,荟萃了当时社会贤达及高级知识分子。校长许德琛,江西人,短小精悍,爱运动,经常在篮球场与学生一起打球,他是贵阳九三学社主委他哥哥许德珩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国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与领导者师中有一大批资深律师。教语文的老师(女)是贵阳四大律师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大代表。她国文底子深厚、语言清晰明快,很受学生喜欢。教植物课的老师也是大律师,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也就只能讲讲黄瓜几月份开花。植物书里有一插图是苹果的剖面图。当时贵阳长大的孩子,从未见过苹果,不知为何物?老师解释就是放大的花红,这才让学生明白了。

 

贵阳三中在"“文革”"前的师资与贵阳各中学相比的确是很强的,他们中既有新中国成立前身穿长袍的旧知识分子李幼章、贺鉴波、赵少斋、夏承先等先生,又有西装革履的曾声老师、吴尔民、金宗荣、李智华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还有新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丘成栋、方灿云、宣绍镛等老师。因此,当年在贵阳除了名校贵阳一中、六中外,还有"南三北五"之说。贵阳三中位于市南,贵阳五中位于市北,由此可见这两校在贵阳教育界的地位。

 

我母亲大概是在1952年调到贵阳三中,不久,我们全家搬到贵阳三中临阳明街的一间宿舍,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三中度过的。我一生因此与三中结下不解之缘。

 

我家住的临阳的三中教职工宿舍是一幢灰色二层砖木楼房,它的前身两广会馆的房产。我们家搬到这幢楼房后,先后与别的教职员工家庭换了几次房。我记得最早我们家与魏佩老师家是邻居。魏老师是音乐老师,与她同姓的一家之主的魏岩伯伯是音乐家。

 

魏伯伯是闯东北的山东人,少年时代,他跟一位流亡到哈尔滨的白俄音乐家学习音乐。东三省遭日本侵略,沦陷后,魏伯伯不甘当亡国奴,他这位东北热血青年到桂林参加抗战演艺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诗作者田汉曾在一起共事,夏衍是他演艺队的领导。魏伯伯后又流寓到贵州毕节等地当过老师,在贵阳与当职员的魏佩相识成婚。1947年魏伯伯与夫人回到东北。东北比内地省市解放得早,他的革命经历使他被新政权任命哈尔滨市文化局局长。魏佩老师不习惯东北的气候和生活,执意要回贵阳,魏伯伯辞官不就,与夫人重返贵阳。他们家三个儿子的名字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老大出生在旅途中,名魏旅、二儿子在哈尔滨诞生,名魏北尔、三公子魏兵,也许与参加革命,光荣当兵有关。魏佩老师在三中教音乐。她经常组织学生排练合唱,是我和弟弟六二的声乐启蒙老师。

 

魏伯伯性情开朗、为人豪爽。到贵州这么多年,东北话乡音一点未改。他先后在贵阳市评剧团、京剧团工作。除了编剧和作曲,还办有一内部杂志。我是从他那儿,第一次见到钢板和油印滚筒。"“文革”"期间,京剧团占据了阳明寺,在这一风景名胜之地排演革命样板戏。魏伯伯还分到了一房间。那时,我经常与魏兵在一起玩,他曾邀我和朋友在脚一踏上木地板一就吱吱响的寺庙楼上住了好几天。

 

魏伯伯中年以后,除了抽香烟,还用烟杆抽叶子烟。他用一搪瓷大杯喝浓茶。他对宿舍的孩子们十分友善,见到我们时,眯着眼睛笑,一副非常慈祥的样子。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荣角访华,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魏伯伯早年在东北学过的日语派上了用场。他在家辅导好几位年轻人学习日语。我记得当中最努力的一位,因掌握了日语,被选派到日本进修,成为一段佳话

 

在贵阳三中网站上目前所能看到的一张贵阳三中国成立后的老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见到时任校长简锦堂和魏佩、曾声等教职员工的合影。简校长和夫人储玉芬就住在魏佩老师家楼上。头发已有些花白,身着整洁中山装的简校长神情有些严肃,不苟言笑,具有教育家的派头。简校长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属民主党派,但在他们家墙上挂着他的妹妹简翠蓉革命烈士的遗像。她留着齐耳短发,上衣着蓝衫。这张半身像使人想起"五四"运动时期新女性的形象。简校长的夫人是贵阳一中的老师,待人亲切,性情活跃。他们俩夫妇都很喜欢孩子。我在大专院校的同学简洁曾过继到简家。我们都还记得简洁小时可爱的模样。

 

我们家隔壁住的是赵公公一家。赵公公在我们记事的时候就没有教书了。他戴一副金边眼镜,目光严肃,银灰色的头总是梳得十分整齐,经常穿一件蓝色的长衫,完全是一民国时代文人的模样。我们叫赵公公的赵少斋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据说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赵公公住的房间一尘不染,十分干净。他家墙上的挂的摆钟十分准时,一到时间就会自动敲响,我们听钟敲几次,就知道是几点钟了。在宿舍安静时,我们在隔壁,可以听得到赵公公家的钟摆声。赵公公家里有一四方桌,桌上摆有一尊笑眯罗汉,两边摆着红木椅。在他家老式的挂有布幔的架子床前有一床榻,床的斜对面有一张书桌,书桌前有一背靠椅外,在旁边还摆有一帆布躺椅。赵公公的书桌上的有一带盖的大砚台和擦得雪亮的玻璃罩煤油灯,青花笔筒里插有好几支毛笔。赵公公将订阅的《旅行家》杂志和《羊城晚报》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书桌的左侧。

 

我们称赵公公的夫人为赵师母。他们的儿子赵继康叫自己的母亲为奶来。儿子不叫妈的原因是赵继康生下来后,算命先生言当妈的八字大,儿子只能叫奶来。赵师母是从农村嫁到城里来的,她不识字,可通情达理,相当勤劳。她的独儿子赵继康是城南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是大家学习的榜样。1970年赵公公生病住院,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坚决要回家。他在家病逝,入后,赵师母为赵公公举办了道场

 

在赵公公家隔壁得住的是覃雨甘老师一家。覃老师一家三口住一间房。覃老师是一位教地理的学究他身着中山装,头戴黑呢帽,表情严肃。他深度近视,对现实视而不见,沉湎于对地方志的研究中。不论寒暑,他总是坐于斗室中的桌边,用放大镜阅读史籍。我们经常见到他从省图书馆借来一本本书页已发黄的地方和史籍。他有做笔记卡片的习惯,通过这些卡片,他掌握了大量史料他的地名考不时在大学学报和报上发表。他的夫人是百货公司的会计,除了上班,回家总是做家务,照顾这位"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我想,她是看不懂覃老师文章的,她的最大乐趣就是打扮女儿。覃老师毕其一生所考证的贵州和贵阳地理山川、河流与历史名胜古迹的地名沿革和变迁的专业知识,在"“文革”"结束后,终于派上了用场。覃雨甘老师晚年被誉为地方志专家和贵阳历史通。仅从他所发表的"从一块古碑看贵阳历史沿革"论文,就可得知他的学问根底。他所著的云岩区考专著和论文也许过于冷僻,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但却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历史文化记忆。先生故后,据说,他的家属将覃先生所收藏的五百多本地方文献资料和书刊捐赠给贵阳市地方文献办公室。

 

在与我们家斜对面一单间房里住得糜崇省老师,糜老师的夫人黄域芬老师在三中任教,老师在贵阳五中当老师,他是作为家属住在三中宿舍的。有意思的是黄老师分到的两间房子不连在一起,她带着两个女儿梅萍和梅蓉住一间,糜老师则独占一室。糜老师与黄老师各自开伙我们不时听到他敲黄老师的门,说"黄老师借你一点酱油,借你两瓣大蒜"。我们后来才得知这位貌不出众,相不惊人的梅老师曾到英伦著名的普利茅斯海军学院留学,是国民党海军军官。糜老师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了国民党重庆号军舰起义,他所在的海军被遣散时,他选择回贵州老家,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当上了中学老师。我曾在他家见到的一两本英文字典和一条英国毛毯,是他留下来在国外生活过的蛛丝马迹,我难以想象这位老待在家里,一言不发的老头子当年会在太平洋的英吉利战舰上乘风破浪。

 

在三中院内宿舍楼上的是项秀珍老师一家。项老师据说出生在安顺一大户人家,后到省会贵阳读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被分配在贵阳三中教英语。项老师与我父亲都是安顺人,算是小同乡。项老师的先生吴乾惠叔叔是广东人。吴叔叔是专业画家,别人称他是岭南画派的代表,这使我第一次知道了中国国画这一学派。我见到吴叔叔时,他大约有四十来岁,身体有些消瘦,可显得很有精神。他的头已经谢顶,留着一日本人丹胡,冬天时,他披一黑呢大衣,系一灰色的羊毛围巾,很有艺术家的风度。项老师家住在二楼。我们从木楼梯爬到她家,推开门就可见到十分显眼的一大画桌。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绘画原料。吴叔叔擅长画梅花、丝瓜等水果、菜蔬。他家有一大画案,不时有别的画家上他家一同作画,补白。我同班同学刘维生的父亲刘知白先生与吴叔叔曾共同做过画。多年以后,刘与吴都成为画坛上的名家,他们这段时期的唱和之作,成为艺术家爱好者相逐追求的作品。

 

吴叔叔有收藏的雅好。他们家有我很少在其他家里见到的博古架。在架上的不同格子中,摆上了青铜、竹雕和陶瓷等文物和工艺品,古色古香,十分好看。在那个"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年代,吴叔叔作为一个纯粹的国画家,却无法通过画作来体现自己的艺术价值。他被安排在工艺美术社工作,60年代还被派往贵州大方等地,为大方漆器和地方民间工艺品设计图案。"“文革”"前贵州著名的大方漆器,玉屏箫笛等工艺厂相继停产,下马。吴伯伯到十分心痛,他劝我母亲购了大方漆器南瓜盒,托盘等工艺品和一件青花花瓶。半个世纪以后,这几件留下来的工艺品已经成了文物。

 

吴家有两男一女,老大吴尚因比我年龄大,交往不多,只记得他酷爱锻炼,有一副练胸肌的哑铃。老二吴当,小名小豹和我们差不多大,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最小的女儿吴洁是我弟弟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同学,吴洁从小就会画葡萄,得其父真传。我和她在贵阳师院大专班是同学,一直保持着儿时结下的友谊。

 

我们住的阳明三中宿舍除了临阳明上有一大门外,在楼后侧的走道上还有一扇与学校相通的小门,小门左边又有一院子,院里是又一个教职工宿舍。曾声老师带着他们家四位子女曾珠、曾珈、曾珂和曾理住在前后两间房里。曾老师是江浙人,抗战时入黔,新中国成立前就读于贵州大学,曾在大学话剧团扮演过曹禺的话剧主角。曾老师风度翩翩,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在他洗得有几分发白,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服上的衣袋上,别着一支钢笔。曾老师的几何教得特别好,被称为是"曾几何"。他长于逻辑思维,平时话不多,对我们和颜悦色。他的夫人王晓亚阿姨是从湖北辗转到贵阳,在湘雅医学院学习护理,新中国成立后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任护士长。王阿姨精力充沛,工作能力超强,为人热情,能歌善舞,很有艺术欣赏力。1957年王阿姨与我父亲一样被打成右派后,到农劳动改造,直到60年代初才回到家里。曾声老师的母亲,我们叫曾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孙儿女。在20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过后相对平静的几年,王阿姨与曾老师这对相沫与共,琴瑟调和的夫妇有了表现艺术才能的机会,曾老师的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王阿姨优美的舞姿,在手风琴伴奏下的演唱,令人倾倒。他们家的歌不绝,余音绕梁。

 

 

横扫一切的"“文革”"来临,王阿姨和曾老师遭到了莫大的冲击。在斯文扫地,不堪回首的那一段暗无天日的年代,我们很难想他们的痛苦。为了下一代地活下去的信念使他们熬过了艰难的时光。“文革”尚未完全结束,王阿姨当上了逍遥派,她在清贫的日子中自力更生,为了改善物资匮乏的生活,她自家的门前小院搭起了鸡舍架起了牵牛花架。她养的九斤黄鸡,肥壮,会不停地下蛋,她栽种的花草,花叶茂盛,长势喜人,她编织毛线衣,款式新颖,式样大方。当社会变得较为宽松后,她在家中挂上了苏联著名油画家的风景与儿童题材的作品。"“文革”"结束后,王阿姨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凭着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循循善诱的现身教学方法,她在医学界声名鹊起,成了先进模范人物。

 

曾老师,王阿姨的艺术才华对儿女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四个儿女在校成绩皆优大女儿曾珠从小就很聪慧能干,喜爱读书二儿女曾珈活泼可爱,性格开朗,三儿子曾珂具有诗人的气质,从小学拉小提琴,四儿子曾理能歌善舞成绩优良。他们两兄弟和我不仅是邻居,同校,还在同一宣传队。我们家搬出三中后,我与曾家的四姐弟,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的故事令文再叙了。

 

我们家在宿舍搬迁过几次,与简以正老师换房后,搬到了楼上。上楼后从左排开始数起,第一家是罗胜伟老师家,罗家对面还有一吊脚楼,楼里两间房里住的是教语文的郭梦章老师家。罗家的隔壁是王力家,接着是孙小云家、往下是杨杨家,住在挡头的是我们家。由于住房紧张,我们楼上住的一间房隔为两间,与我和六二相隔而居的是杨扬和黄扬两兄弟。大扬和小弟分别跟父母姓。

 

罗胜伟老师是校总务主任。他的妻子刘金辉老师也在三中工作。他们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哥罗云江会拉手风琴,凭着这一技能,他参军进了海军文工团。二哥罗云松戴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长于言辞,谈吐不凡,令人感到知足多谋。三哥罗云海身体敏捷,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在球场上满天飞,是我们喜爱的篮球队员。罗家大姐罗在贵州艺校学习京剧,饰花马旦。我们得知她的武功很好,对付两三个男子汉,不在话下。在他们家几姐弟中,多年来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的是罗云松。我们称罗云松为小弟哥。他贵州省水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沿河工作。“ 改革开放后,罗云松一家到贵阳,他对字画很有兴趣。他的这一爱好影响了女儿。他的女儿后在京和海南从事字画代理。

 

王力的母亲黎老师毕业于贵阳师院。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还保持着爱美之心,经常穿着花裙子,有些引人注目。她的先生王迪1957年被打成右派,平时很少回家。王力和他的妹妹、绰号为"小格蚤"的弟弟主要由奶奶抚养。我和王力在一起打弹珠、打沙虫喂金鱼。

 

我们家的隔壁邻居是孙荣老师一家。孙老师温文儒雅,具有江浙人的特征。我后得知,他是江苏盐城人,在中学就读时,与在新中国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是同坐一桌的同学。乔走上了革命之路,他却就读于国民党所办的中央大学法律专业。孙老师毕业后作为文官从政,抗战后到贵州先后任朗岱县、余庆县县长。解放初期,国民党政权中任县长大都被镇压,也许因为他是乔冠华的同学,保住了一条命。在1950年代初,作为接受革命改造的旧知识分子与我母亲一样,被送到重庆西南革大学习进修结业后,被分配到贵阳三中任教员。孙老师逃过了解放初险被枪毙的一,却未躲过五七年"反右"后的迫害。他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被押送到猫耳洞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病逝在农场。

 

孙老师的母亲是一小脚老太太,说的是我们不太听得懂的南京话,老奶奶慈目善眼,举止高雅,是一大户人家模样。她有孙忠树,孙忠两个孙子和孙小可孙小云两个孙女。我们称小云的母亲叫孙妈妈。孙妈妈是位典型的民国妇女,多年的折磨并未完全毁她的容颜。孙家的老大工作早,老二孙忠德读煤炭学校,可喜欢画老虎。他们比我们年长,我和他们搭不上话。老三孙小可与我表姐年龄相仿,她们十分要好,孙家最小的妹妹孙小云与我弟弟,街坊陈贤是同班同学,小云自幼聪慧,成绩很好我们在一起做作业,下小组,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表演。小云很早就显露出艺术的天分,她凭这一特长最终考上贵州人民出版社美编,后随先生胡朝到香港发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们家隔壁的父母都是中小学的领导他父亲杨国栋是著名的省府路小学校长、母亲黄祖琇在三中教过数学,担任教导主任。杨杨一家教育人才辈出,他的外公黄耀初擅长教授代数,被尊称为"黄代数"在贵阳教育界闻名遐迩。他的舅舅几何教得好,被称为"黄几何"。他们一家四代老师辈出,贵阳市政府予"教育世家"匾。在贵阳好些学校著名的老师都是教育家黄耀初的子女与门生。我们两兄弟杨两兄弟年龄相仿,在一起相交相好,可算是世纪之交了。到云南当了几年文艺兵,酷爱摄影,转业后曾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摄影,成为颇有名气的摄影家。"家风犹存",辅导公子和好友之子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他们这"教育世家"的精神,真是世代相传,惠及后人,造福社会。

 

在三中宿舍有一位可以各种理由,每隔一阵会与别的老师家换房子的简以正老师。简老师是从四川美院毕业,分到三中当美术老师。他的夫人是工人医院的医生。他对美丽的医生妻子关爱有加,出门时,夫人走在前面,他背着孩子,手拿雨伞和提篮,像一位仆人。简老师十分健谈,他碰到我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是凭着他的花言巧语,他先后成功地说服我母亲和别的老师与他换房。他最终将自己的住房换到临街大门的第一间,在房地左侧搭建了一道狭长的花园,还放了两座假石山。以正老1963年居住的宿舍小院开门之屋,原战时期,大一个人的出版社旧址这可是一段有趣的历史。

 

简老师对花鸟鱼虫都有兴趣,他栽花、摆盆景、造假山、喂金鱼、养洋虫。他最为擅长的是画大公鸡,他笔下的巴蜀山水画也很有意境。“文革”时,他参与了春雷广场毛主席塑像的创作。对伟大领袖的热情并未减少他的生活情趣。他们家的遗憾是第二个儿子有智碍。简老师说他二儿子的智商低是工伤,邓医生长年在放射科工作,她怀孕时,X光影响了孩子的发育和成长。

 

三中的教职员工不乏像孙老师那样有传奇色彩经历,从外地流寓到贵阳的江浙知识分子。我们称为毛毛陈的陈祺礼父亲同样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但当我认识这位在三中担任教务处职工的陈懋曾老师时,他经常是独自一人枯坐斗室。那时,陈老师身体已不太好,为了抵挡风寒,他经常戴一口罩,身披大衣。他挺喜欢魏兵和我们这帮孩子,我们去看他时,陈老师露出难得的笑容。他在林业学校读书的儿子毛毛陈周末,假期回家时,这对陈老师而言真是过节的日子。毛毛陈在我们眼中可是位英姿风发的英俊少年不可思议的是,他有时还会骑一辆三轮摩托凯旋。他的这一高大形象直到现在都令我们十分难忘。

 

在我们小时,许多家庭都因历史的原因说不清,道不明。我记得学校还有一位温文儒雅的杨龄老师,他比较清瘦,身体颀长,不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杨老师头戴灰色帽,身着一套灰色中山服,真是为人师表。可正是这位谦谦君子,晚上在家的为儿缝缝补补,一人将他女儿带大成人。杨老师女儿杨小云从小喜爱舞蹈,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和老师,与我朋友邓康的哥哥,结为秦晋之好。

 

三中在后来改造为朝阳路的边上还有一幢两层木楼教师宿舍。我记得在楼下住的是庄德林等老师一家,楼上住的是胡退思老师一家。庄老师和胡老师绝非等闲之辈。庄德林老师是留日的士官生,参加过抗日。我不清楚他是怎样到三中工作的。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他圆圆的光头,在清瘦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庄老师的儿子庄子林是我的同学。庄子林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母亲辛劳地抚养着这一大家人。这是一家同舟共济、友爱和谐的家庭。他聪明的哥哥、漂亮能干的姐姐,除了在农学院当老师的大姐外,全被赶下乡当知青。我们风闻他哥哥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父亲受牵连,父子被投入监狱一段时间。后来,也许是证据不足被释放出来。我曾见他俩父子坐在阳光下晒太阳的情景。由于长期关押在暗无天日的监牢中,加上严重缺乏营养,他们的皮肤变得惨白。他们被折磨成的那幅模样使人感到何为"苟延残喘"。庄子林与我们在读小学时,一起参加过文艺队。他会拉二胡、小提琴。1970年初,他想凭这一特长,报考各单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他还开裤管,露出大腿,跳上一段舞蹈。子林终因出身问题,投靠无门。我永远记得当他再一次得知不被录取的通知时,眼睛里流露出的绝望神情。1972年,他们全家被"疏散下放"。我们从此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见面,未听到他们一家的消息。

 

在三中宿舍大院中还住着我终生难忘的体育老师吴尔明。吴老师面色黝黑,身体矫健,是我们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他会单双杆吊环,是一位能调兵遣将,指挥出色的篮球队队长。他从各年级选拔出的篮球队员各有特长,能攻能守。每逢学校操杨上有篮球赛,我们都会去加油助阵。我母亲班上的学生高甲左手执球,另一位帅哥王士良投篮命中率高,而场上队长刘文华沉着应战,控制得住局面。三中篮球队取得了很多奖项,队员们都将成绩归功于他们的教练。他培养的篮球特长生苏鑫尧,技术全面,升学入贵阳六中被省体委选入专业队,一时传为美谈。

 

吴尔明老师的光辉在“文化大革命”中暗淡了下来,他后来与盲哑学校的一位女老师结婚,要求调回他故乡安顺一学校任教。时隔三十年后,我在北京见到他当年的爱将高甲。高甲告诉我吴老师在安顺已逝世,我听了怅然无语。

 

未住在三中宿舍的三中教师中教语文的金宗荣老师值得大写一笔。金老师教语文,他博闻强识,出口成章,能将一堂语文课当作一故事来讲,他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金老师对《西游记》颇有研究,他认为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是猪八戒这一形象。金老师谈历史,贵阳的轶事传闻同样引人入胜,他能讲出黔灵山上石刻的"虎"字是谁所书,贵州第一辆小轿车是谁拥有,茅台酒为何出名?…金老师的公子学的也是语文,父子俩都能言善辩,听他们间的对话不失为一种享受。我还未碰到过像他们那样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父子。

 

令人难忘的是曾当过三中代课老师,在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级斗争年代,"不合时宜"穿一套咖啡色西装,独立于世的何问耕先生。何先生早年离黔到上海圣约翰学院学医,是一位民国时期典型的博雅通识的文人。何先生在十里洋场见过世面却钟情于传统文化,在读莎士比亚戏剧之余,吟诗作赋,写一手好字。大陆易帜后,何先生身陷困境却不失诙谐与幽默,时有惊人之语,使人回味无穷。像何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现已几乎绝迹。何先生还是一京戏票友,能拉能唱。先生曾师从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先生,以三块大洋一小时,学习余派京剧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公安京剧团组建时邀他加入,任业务副团长,先生的一技之长,成了他的谋生之道。何先生八十岁时还披挂上阵,表演传统京剧剧目,精神可嘉。据研究贵州京剧史的专家考证,将京剧引入贵州始作俑者叫何琴儒。其为何问耕先生之父。半世纪后,问耕先生公子何克勇又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丹梅翻译京剧英语唱段。何家三代对京剧所做的贡献,称得上是一段梨园佳话。

 

 

1964年,公安京剧团解散,何先生有衣食之忧。先生经我母亲推荐在三中作为代课老师,教了一段时间的英文。听过何先生教授英语课的杨念放兄,至今还保留何先生解洋诗与旧体汉诗韵脚稿。杨兄回忆先生在课堂上所言,估计只有一人了。1963年贵阳市属中学举行英语背诵大赛。何先生初四位生背英语文章,我母亲则把,挑毛病,纠正音。"头严厉尽显母式慈爱! 杨兄夺得学校第一名,获贵阳参赛资格。何先生在三中这段插曲使我得以和先生公子何克勇结为金兰之交,再续两家世纪之缘。

 

1960年代,有一批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三中,我对宣绍与方灿云老师、邱纯净三位年轻老师还有些印象。

 

宣绍老师系上海某院校到贵州工作的。他是一个单身汉,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他具有领导才能,很快调配学校各方面文艺人才,组建了演出队伍。他还亲自上阵,将自己全身涂成黑人,与男女学生表演"赤道战鼓"。宣老师后随"改革开放"的浪潮,南下到深圳执教,为特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纯净老师是化学生物学的,我记得她曾带我们参观过学校生物标本室,"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们通过这些很令人好奇的生物、动物标本,得知了何为动植物的科、纲目。她还让我们记住了贵州特有的动物品种黔金丝猴、娃娃鱼等。

 

方灿云老师毕业于贵阳师院,与我表哥李若贤是同学。她到三中时非常年轻,给我的印象是方老师大方端庄,清纯美丽。方老师曾任我的发小魏北尔的班主任。小北哥说方老师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很有见地。我后来得知,方老师是名门之后,她祖上是清朝顺天府尹李朝仪。其女儿李惠仙是清末著名维新大臣李端棻的堂妹。李端棻慧眼识人,将堂妹嫁给梁启超,成就了一段贵州人至今津津乐道梁启超是贵州女婿的佳话。中国近现代史,正是通过这些载入史册的人物将贵州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色彩斑斓、五味杂陈、悲喜交加、承载着数百年历史沧桑的阳明在经肢解后,因建设宾馆,贵阳三中在阳明路彻底消失,成了一段支离破碎的历史。文中所提及的都是我较为熟悉的贵阳三中部分老师,他们几乎都离开了人世间,随他们远逝的是那个时代,那条街上的历史。雪泥鸿爪,我仅以点滴回忆来怀念看着我们长大,关心和培养我们的这些长辈。

 

时光荏苒,韶华易逝,我们这些三中的子女,转眼都到了退休的年龄,近年来,我们中的大多数幼时朋友时有聚会,更通过所建的微信群互通信息我们都愿意回忆在三中所度过的那难忘的青少年时光

请使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继续阅读书刊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Baidu
map